一部分地方和部門,對於目前的信息公開現狀缺乏清醒的認知,並沒有真正意識到政府信息公開是一項剛性要求
  □胡印斌
  剛剛發佈的2013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披露,相當一部分的國務院部門和省區市“曬問題”籠統、概括。如煙草局寫道,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,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”;國家能源局,“我們將根據具體問題研究工作方法,不斷加強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設”(4月1日《新京報》)。
  儘管曬出報告的49個國務院部門和29個省區市中,13個國務院部門、10個省區市列出的問題比較直觀、詳盡,但是,相當一部分地方和部門的“曬問題”讓人遺憾。僅僅從媒體列舉出來的這些問題看,公眾不難嗅到一絲熟悉的八股氣息,說是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,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”,但問題就是問題,大而化之的官樣文章,不僅於事無補,也嚴重破壞了其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。
  事實上,這也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6年來,難以切實推進的一個重要原因。即仍有相當多的地方和部門並沒有清醒認識到存在的問題,仍在糾纏於文字游戲,仍在計較成績是主要的,問題是一點點的、次要的,甚至不以為然,無視條例的剛性約束。可以斷言,若無真正的問題意識,難以有真正的信息公開。
  那麼真的問題在哪裡?除了目前已經披露的發佈不主動,更新不及時;公開渠道單一,流於形式;公開的不關註,關註的不公開之外,還有一些因素制約著政府信息公開真正落實為政府的義務、民眾的權利。
  首先,一部分地方和部門,對於目前的信息公開現狀缺乏清醒的認知,並沒有真正意識到政府信息公開是一項剛性要求。
  不必諱言,從法律的位階上看,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是以國務院令的方式發佈實施的,並不屬於人大通過的法律。但從實際情況看,民眾的積極訴求、高度關註,乃至越來越強烈的公開意識,形成了某種強大的倒逼力量。如果有地方和部門繼續無視這種民意訴求,甚至以保密、無義務公開等理由推三阻四,必然會引發更為強烈的質疑。
  這種來自民眾的質疑,一方面來自於條例的制訂初衷,即為了“保障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,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,促進依法行政,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、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”;另一方面,也是現代政治運行的基本原則,政府權力原本就應該公開運行,讓民眾知情,接受民眾監督。近年來,中央政府屢屢提出約束權力,規範政府行為,要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,可以說,條例規定的信息公開,就是一條有效的路徑。
  其次,信息公開不僅僅是文字信息的公開發佈,更不是政務網站上內容的填充、更新,而應該是政府在法律框架下行政行為的公開透明。政務網站上為什麼經常空空蕩盪,某些政務網站甚至成為僵屍網站,長時間沒有更新內容?很簡單,一些地方和部門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樣的公開也是一種行政方式,而只是將其視為一個平臺。
  說到底,目前在政府信息公開上存在的諸多問題,折射出某些地方和部門在依法行政、公開透明上的糾結。當此之時,應該以更大的勇氣切實推進公開透明,不能出現任何猶豫和反覆。一旦出現反彈、倒退,或連目前已經取得的進步也將喪失。
  (原標題:有問題意識才有真正信息公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v88wvea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